“医生,帮我们孩子看一下。”
“我们也看一下,我家孩子牙齿疼了一晚上。”
近日来,医院口腔科接诊了大量儿童龋病的患者,周六周日门诊量大增。不论乳牙或恒牙都可以发生龋齿。小儿龋齿形成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小儿龋齿,前牙会影响患儿的美观、发音,后牙会影响患儿的咀嚼、消化吸收功能等危害。涂药治疗龋齿主要适用于龋损面广泛的浅龋,抑制龋齿发展,但不能恢复牙体外形。充填是治疗龋齿的主要方法。
儿童从出生6个月萌生第一颗乳牙到12岁左右乳牙替换完成,很容易患龋齿,但是,在我国对儿童龋齿治疗的重视程度远远迟于成人龋齿的治疗,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后对儿童龋齿的注重程度才得到很快的提升。
乳牙易患龋的因素主要有:第一,乳牙组织结构的特点:乳牙釉质,牙本质薄、矿化程度低,导致抗酸力弱容易患龋。第二,乳牙的解剖形态,乳牙牙颈部收缩,邻面接触是一个面的接触,导致牙列中的生理间隙容易食物滞留,成为不洁区,很难清洁。第三,儿童食物含糖量高、黏稠性强,容易发酵产酸,导致乳牙的龋齿。第四,儿童口腔自洁和清洁差,儿童睡眠时间长,唾液分泌少,自洁作用差。儿童年幼,口腔的卫生习惯也差,导致龋齿,以上就是龋齿的主要因素。如果不及时治疗小儿龋齿,会影响患儿的咀嚼、消化吸收功能,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也可导致偏侧咀嚼,影响颌骨发育;影响相邻恒牙健康;乳牙龋齿易向深部发展,形成牙髓炎,根尖周炎,可能影响恒牙的釉质发育及恒牙的萌出顺序和位置;破损大的牙冠及根尖外露易形成口腔慢性创伤性溃疡。别称:虫牙、蛀牙
英文名称:
DentalCaries
就诊科室:口腔科
多发群体:儿童
常见发病部位:牙齿
临床表现
乳牙龋齿的特点
1.发病早、患龋率高,哺乳期长期用奶瓶人工喂养,夜间喂养不注意口腔清,易患上、下颌乳切牙唇面“奶瓶龋”;
2.龋齿多发且范围广;3.龋齿发展迅速;4.自觉症状不明显;5.牙本质修复能力强,有利于龋齿的防治。根据龋齿的破坏程度分为
浅龋、中龋和深龋。
1.浅龋龋坏在牙釉质内,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斑点或斑块,表现粗糙,邻面龋不易被发现,患儿无明显症状。2.中龋龋坏已达到牙本质浅层,患儿对冷水、冷气或酸甜食物有酸痛感,但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刻消失。3.深龋龋坏已达到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患儿对热、酸、甜刺激都有很强烈的疼痛感,并且刺激去除后,疼痛仍持续一定时间才逐渐消失。这时多数需要做牙髓治疗,以保存牙齿。如果未及时治疗,可发展为牙髓炎及根尖周炎。预防
1.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出生0~6个月,乳牙一旦萌出,家长就应用纱布清洗牙面,睡着时最好停止喂哺,不要含着奶嘴睡觉。随着乳牙逐渐萌生,先由家长帮孩子刷牙,随着幼儿的成长,让幼儿逐渐掌握刷牙方法,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口腔卫生习惯。
2.饮食管理
建议平时要注意按时的进行刷牙,而且要注意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平时也是要注意不吃甜食,严重的医院进行治疗的,平时要注意孩子的饮食。
3.窝沟封闭的应用
孩子的后牙上面有很多沟壑,很难清洁干净,发生龋坏的几率比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进行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是一种预防措施,是在牙齿刚长出,还未形成龋齿时,把牙齿清洁干净,然后在沟窝里涂上一层东西,对牙齿进行保护。六龄齿是孩子萌出的第一颗恒牙,由于位置比较靠后不容易清洁,加上很多家长认为六龄齿是要替换的牙齿,往往不重视,所以龋坏率较高。
4.定期检查
儿童定期做牙齿健康检查,可以达到有病早治、无病预防的目的,特别是口腔健康检查更有其重要意义。因为口腔疾病多属慢性病,早期多数缺乏自觉症状,容易被忽视。一旦出现症状,如疼痛、肿胀等,往往病况较重,有碍身体健康,所以必须通过定期的口腔健康检查达到早期发现的目的。具体的时限标准,应根据需要和客观条件决定。一般0-5岁的儿童每隔2-3个月检查一次,6-12岁的儿童每隔半年检查一次,12岁以上的儿童,可以每年检查一次。
供 稿 口腔科 鲁 超
编 辑 高 洁 缪怡媛
审 核 刘小北
喜欢点在看支持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