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医说:不想春节后被口腔疾病“缠身”,过节期间就要这样做
辛苦一年,很多人都会选择春节来犒劳自己。春节吃喝玩乐比平时多休息不好很多人不注意口腔卫生。中华口腔医学会统计春节期间牙齿发生患龋病几率比平时高一倍,主要是过多的食用糖、淀粉和饮用碳酸饮料、休息不好抵抗力低下,口腔卫生不好就是会导致口腔中残留的碳水化合物会促使口腔细菌滋生。这个时候,也是考验我们牙齿的时候。
因此有人戏称过年“最忙的是嘴,最累的是牙”。有些人饮食无度又不注意日常口腔保健,非常容易造成口腔疾病。
每年春节期间经常有患者捂着腮帮来看急诊。选择科普一下春节期间口腔疾病“缠身”有那些。
春节牙病症状一:牙酸、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
春节期间不定时地吃饭、喝酒使口腔清洁不彻底,让牙缝成了细菌滋生的“乐园”。假期中每天平均进食次数增多,使得年后到牙科看病的人数明显上升,而最常表述的症状便是牙酸、牙痛、蛀牙。针对牙酸牙痛,最基本的就是要对牙齿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可以通过医学方式(如洗牙等)进行彻底的清洁;蛀牙则需及时进行补牙。
牙髓炎是由细菌或毒素侵入位于牙齿中心的牙髓所引起的炎症。继续恶化就是根尖周炎。疲劳抵抗力下降时更容易发作......
春节牙病症状二:牙隐裂、牙松弛、牙损坏
牙隐裂:
有些人在咀嚼硬的食物时突然感觉到牙齿疼痛,但看不出牙齿有什么异常,所以没在意,实际上很有可能是牙隐裂。一旦在同一个位置多咬几次,牙齿就有可能裂开,裂开了的牙齿就保不住了。
牙松弛、牙损坏:
瓜子、坚果类都是春节期间的紧俏食品,几乎每家必备,但这类食品都比较硬,不容易入口,食用多了就造成很多人牙齿松弛、牙缝隙过大、或者牙齿损伤,尤其是对小孩子和中老年人来说。一旦发现牙松弛、牙损坏,应及时进行修复矫正,而一旦错过牙齿修复的最好时期,那么,牙齿很可能“保不住”。
春节牙病症状三:牙缺失
不少人表示,牙齿“每逢春节掉几颗”。春节各种大鱼大肉,但牙齿使用过多,本就松松垮垮的牙齿承受不了负荷,纷纷掉落。牙齿脱落不利于身体健康。目前,种植牙是解决牙齿缺失的优选方式,不管是从外观上还是功能上,能与真牙媲美,而且种牙过程简单无痛,不但适用于年轻人,更适用于中老年人
春节牙病症状四
急性冠周炎
冠周炎发作的原因是智齿阻生以后,牙齿和牙龈之间的“盲袋”容易成为窝藏食物残渣、渗出物及细菌的天然场所,一旦身体抵抗力低下,可引起“盲袋”位置发炎。
春节牙病症状五
急性牙周脓肿
平时如果有牙周病而没有治疗,假期中如果生活不规律,抵抗力下降,急性牙周脓肿就会出来作祟。牙周炎是累及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打响春节护牙健齿保卫战请注意这五点
很多人认为,节日牙疼是上火引起的,这是一大误区,其实是慢性炎症的急性发作。很多患者平时口腔就有问题,却不积极治疗,一旦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合理等,就成了诱发疾病的导火索。
1春节注意饮食细节
合理饮食,少吃辛辣、烫口食物。保持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早晚刷牙,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饭后及时漱口,清除口腔残留物。可配合使用漱口水和无糖口香糖。
2春节做好节前口腔检查
医院做口腔检查,看是否有隐藏病症。很多人平时感觉牙齿没问题,一到过节大吃大喝便引发潜在牙病。节前有牙病,更得赶紧治,并整体检查一遍,既减轻痛苦,又扫除隐患。
3春节别把牙齿当开瓶器
对于过于坚硬的东西,如酒瓶盖、坚果壳、螃蟹腿,请用专业工具开启,不要贪图方便而用牙齿代替,防止造成牙齿崩裂、口腔内黏膜损伤等意外伤害。
4春节缺牙应尽快补
很多人觉得缺牙无所谓,其实,缺牙不补会造成邻近的牙齿向缺牙位置移动,咀嚼功能减退,牙槽骨呈现废用性萎缩等不良状况。
温馨提示:
儿童应多吃富含钙质和纤维的食物,尽量少吃甜食和饮料,喝饮料用吸管;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易患龋齿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及时治疗龋齿,以终止病变的发生发展,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
最后老生常谈一下,春节期间一定做好牙齿清洁,防患于未然。
牙结石是引起牙龈出血、口臭、牙龈炎和牙周炎的重要致病因素,节前洗牙可对牙齿进行全面清洗,避免节日期间发生急性牙周病、急性根尖炎等牙病。
这么好的口腔知识,千万别犹豫!快转发给你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