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话相信医院的患者都不陌生:
医生,我的牙齿突然好疼,这是为什么啊?
你的牙神经发炎了,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是不是就是拔神经?我不想拔,既然是炎症,您就给我开点儿消炎药吧!
……
牙髓炎、根尖周炎,一提到「炎症」,大部分人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就是——消炎,吃点消炎药!在这里,小助手要纠正一个误区:消炎药不等于抗生素!抗生素主要是治疗由微小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比如常见的青霉素类,头孢类等。对于非感染类的炎症,临床上常用消炎药来抑制炎症反应,比如激素类或阿司匹林等药物。
对于二者概念的不清,使得当今国内抗生素滥用现象十分普遍。当然这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因为无论是抗生素还是消炎药,想要单纯通过吃药的方式来解决牙神经发炎都是不现实的。
下面来说说牙神经发炎是怎么回事?
牙髓,也就是「牙神经」,其周围被坚硬的牙体组织包裹着,当炎症侵袭牙髓时,会刺激产生大量炎症介质,引起牙髓内的血管扩张。如果此时没有一个良好的释放通道,发炎的牙齿就好像一个上了气的高压锅,里面的压力不断增大,从而引起牙齿剧烈的疼痛。
有些人表示吃完消炎药,牙齿的疼痛确实有所缓解,这主要是因为部分炎症可能扩散到了根尖外,药物对这些炎症起到了作用;同时急性炎症转变为慢性炎症,在牙神经完全坏死的情况下,疼痛感也不会像急性期时那么剧烈。但不能放任不管,因为此时牙齿内仍存在感染物质,长期如此就会导致根尖周围组织破坏,牙槽骨吸收,牙龈反复起包流脓。
因此,对于感染发炎的牙髓,最佳的治疗方法就是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根管治疗是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全部清除,并对根管进行清理、成形,加以药物消毒以及严密的充填,达到消除感染、防止再发的目的。
根管治疗的整个流程大致分为以下三步:
Step1:开髓
在局部麻醉下,把牙齿表面的龋坏以及牙髓上部分的牙体组织完全去除,目的是为了充分暴露牙髓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Step2:根管预备
这一步是根管治疗的关键步骤,医生通过各种器械将根管内的牙髓及感染物质全部清除干净,并对根管进行成形,为下一步药物消毒和充填根管创造良好的条件。
Step3:根管充填
根管充填的目的是封闭根管系统,防止细菌再次进入造成根管二次感染。在操作中,医生用一种特殊的材料(牙胶)对根管进行封闭。
另外,做完根管治疗的牙齿没有牙髓,就像一棵树没有了养分,牙体是很脆弱的。因此,医生会建议做个牙冠保护牙齿,同时可以防止细菌从牙冠充填材料的边缘再次进入。到这步,对这颗牙齿的治疗就算真正结束了。
总结:
牙齿发炎,医院就诊并积极接受治疗,吃消炎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延误病情就不好了。
*本文为史克牙e汇委托丁香园约稿内容,作者苏畅,转载请注明出处。仅供行业专业人士参考及交流,不代表本账号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文中涉及到的药理或实验操作过程做过验证,不视为医疗意见或建议。本账号不对上述摘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END—
戳标题直达本周热门文章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